一般社団法人日本徽商協会

イメージ

ようこそ 一般社団法人 日本徽商協会

このホームページをご覧頂き、誠に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

徽商活動情報

徽商徽帮

中国历史上有十大商帮,一统中国商界。在明代,“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山西)”;到清代中前期,徽商已赫然成为十大商帮之首,足迹遍天下,有“无徽不成镇”之说。徽商,指由古徽六邑(歙县、休宁、黟县、祁门、绩溪、婺源)之人组成的从南宋时开始兴起,至明清鼎盛,清末后衰退的具有典型封建性和乡谊性的经营商业之帮。旧徽州府籍的商人或商人集团的总称。又称 “新安商人”,俗称“徽帮”。徽商萌生于东晋,成长于唐宋,盛于明,衰于清末。徽商,指的是明清时期,江南省和江南省分治后安徽省江南地区徽州府辖地经商的商人和商人集团,而非所有安徽籍商人,徽州府之外的松散的安徽各地区商人个体,一般称之为“皖商”,与徽商对应。

徽州,今安徽省黄山市,宣城市绩溪县,江西婺源县,徽州六县指歙、黟、休宁、绩溪、婺源(1949建国后,被划入江西)、祁门。

《晋书》载,徽州人好“离别”,常出外经商。齐梁时,休宁人曹老常往来于江湖间,从事贾贩。唐宋时期,徽州除竹、木、瓷土和生漆等土产的运销外,商品茶和歙砚、徽墨、澄心堂纸、汪伯立笔等产品的问世,更加推动了徽商的发展。

徽商的兴起有其特殊的背景和条件。首先是客观环境的压力。徽州介于万山丛中,“东有大障山之固,西有浙岭之寒,南有江滩之险,北有黄山之轭”。山多地少,加之自魏晋以来中原战乱不迭,大量的人口涌入徽州,就出现了“地狭人稠,力耕所出,不足以供”的状况,于是出现“非经营四方而绝无活路”。为了谋求生活,人们不得不翻山越岭,或顺新安江而下,去毗邻的经济相对发达的苏杭一带经商,至今黄山还流传一句民谚:“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久而久之,经商成为古徽州人的传统习俗。明朝王世贞说:“徽俗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这就是说每十个徽州人中,就有七个在外经商。二是徽州本土经济模式的内在要求。徽州的自然环境结构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多,自然资源也就十分丰富,盛产茶叶、木材、中草药,土特产非常多。另外,与山区经济相关联的徽州手工业品也极为丰富,如陶瓷、徽墨、歙砚、漆器等。他们只有把这些东西输出去,方可换取徽民们生活所需的粮、油、盐等,才能达到互补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三是南宋王朝迁都江南的契机。徽州紧靠南宋王朝都城临安,徽商充分利用了这一有利时机大做生意,以致早在南宋初年,徽州就有“十万大公”、“祝半州”等大商巨贾出现。四是徽州拥有以新安江为主的纵横水系,极大地便利着徽商对商品的运输。

徽商经营物类很广,“其货无所不居”,而以盐、茶、木、典当四者为大宗。首先是盐商,“新安多大贾,其居盐者最豪”。徽人业盐开始于宋元,盛于明中叶,特别是“开中折色法”实行后,徽人大肆进入两淮业盐。“两淮八总商,邑(歙县)人恒占其四。”“新安大贾,鱼盐为业,藏镪有至百万者,其他二三十万则中贾耳”。如歙人江春,业盐扬州,曾任两淮盐业总商达40余年,富可敌国,乾隆每次南巡,他都铺张接驾,“以布衣上交天子”。另一徽商黄氏夫妇为讨好南巡扬州的乾隆皇帝,雇工数千,一夜造成“三贤祠”,乾隆爷见后叹曰:“富哉商乎,朕不及也。”再是茶商。徽人在全国许多城市开设了茶号,如乾隆时,仅北京就有徽人开的茶行7家、茶商字号166家、小茶店数千家。第三是木商。徽州盛产木材,木商不仅有行商,还开有木行及木公所,如创建于乾隆五十一年的杭州“徽州木业公所”,参加者有徽州六邑木商五六百人。最后是典当业。“徽商开当,遍于江北”。徽州典当,强化薄利多贷,便民济贫,故深得人们欢迎,竞争力也很强。

徽商之所以能在众商帮中称雄,重要的还在于有高明的经营艺术。贾儒结合是徽商的重要特点,由此决定徽商“虽为贾者,咸近士风”。为求商德,徽商以诚待人,“忠诚立质”,广得人缘。徽商以信接物,市不二价,童叟无欺。为求商德,徽商注意商品质量,“宁奉法而折阅,不饰智以求赢”。清婺源商朱文炽贸茶珠江,每当出售新茶过期后,再贸总要注明“陈茶”二字,以示不欺。善于把握市场行情,也是徽商经营致富的一个重经秘诀。明中叶,歙商江才认为:“丈夫当观时变,察低昂,立致富贵耳。”徽商为保证自己经商不败,除有商德外,还必须工心计,多谋略。徽商还特别注意对外广交谊,结人缘,对内知人善任,人尽其才,以建立良好的外部与内部环境。徽商贾而好儒,“贾为厚利、儒为名高”。逐名高是为了大名声,而大名声,按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增加无形资产。可以说,徽商为逐名高,往往是不惜血本的。

徽商从南宋后开始崛起,至明清达到鼎盛,驰骋中国商界长达三四百年,影响深远。“钻天洞庭遍地徽”说的是徽商在空间上的影响,即徽商无孔不入,足迹遍天下。徽商足迹遍天下,首先是遍及当时中国几乎所有的省府州县的都会城市。举北京说,明隆庆年间,“歙人聚都下者,已以千万计”。除都会城市外,徽商还遍及“山陬海埂,孤村僻壤”,远及僻远周边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另外,徽商不仅在大陆做生意,还贸易海上,足迹涉海外。著名的有“徽王”王直、徐海等。由于当时明王朝的政策是海禁,王直的贸易实属走私,因此屡遭打击。王直于是结集自己的海上武装,与官府作对,竟借居日本的海岛,自立为主,自称“徽王”,啸聚海上,一手制造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嘉靖海乱”。谚语“无徽不成镇”精炼地反映了徽商对市镇发展的深刻影响。按字面理解是:一个市镇,如果没有徽商在此的活动,则难以成为一个真正的市镇。具体地说,它有三个层面的涵义:一是一个原本是平淡僻小的乡村,如果有了徽商,它很可能就会成为一个有影响的市镇;二是一个原本是市镇的地方,如果有了徽商,则它的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会走向繁荣昌盛;三是一个市镇,如果它没有徽商或者说过去有徽商曾繁荣,后徽商撤出或徽商衰落了,则这个市镇也就衰落了。

徽商在南宋崛起时还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帮,明时已成为商界一支劲旅,清时则跃居为十大商帮之首,其中有两大特点有别于其它商派。徽商第一大特点是以宗族乡里为纽带。“徽州聚族居,最重宗法。”徽州商人的宗族和乡土观念十分浓厚,徽州商帮就是以同族或同乡为纽带组织发展起来的。明清时期,徽商在北京、南京、扬州、武汉等许多城市,都集资修建了专供徽州籍商人活动的公共场所——会馆。在有些城市还专门为徽商子弟修建徽州学馆,以维系第二代徽商的宗族乡土情结。会馆作为联络同乡感情、交流商业信息、维护徽商利益的机构,对徽商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徽商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贾而好儒”,贾仕结合,官贾儒三位一体。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商界竞争日趋激烈,这就要求经商者对市场、自然、社会诸因素,作出精明的分析和正确的判断,同时要求经商者具备一定的管理和组织才能。具备这两点者,必然需要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由于徽商“贾而好儒”,许多经商者都受过较深的儒学教育,掌握了较多的文化知识,使他们在经商活动中,注重职业道德和商业信誉,善于运用高明的经营艺术。在中国封建社会,“士、农、学、商”,“商”居四民之末。徽商为生存和竞争考虑,贾仕结合,通过攀迎封建势力,以改善环境。徽商结交官宦以至天子,大盐商江春直接上接天子。有的以贾进仕,绩溪人胡雪岩就是著名的“红顶商人”。徽商还充分利用乡里宗族的在仕之人,马克思《资本论》中所提到的唯一中国人王茂荫,就是出身于徽商世家,其本人也是一个典型的徽商在京的政治代言人。贾仕结合,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社会地位,从而获得极大的无形资产;获得较好的政策环境和政治保护,并可享受封建特权,利于垄断。

山西商帮与徽州商帮在明代本是势力相当的两大商帮,但到明代后期,在两淮盐业中,山西商帮便每况愈下,而徽商却迅猛发展。原因何在?重要一条便是:山西商人不重视读书,而徽商却好儒学。据有关材料记载,山西商人重利甚重名,叫俊秀子弟从贾,而命中材以下者读书应试,结果,从贾者无文化知识,商业经营大受影响,读书者才智平庸,难中科举。如此以来,怎能敌过贾儒结合、练达明敏的徽商。徽商“贾而好儒”的主要表现就是十分重视智力投资,重视教育。“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以及“三代不读书,不如一窝猪”。从这些对联民谚中我们就不难看出徽商对教育的重视。清康熙年间统计,徽州六县有社学462所。《休宁县志》载:“明代徽州56万人口,书院多达54所。”故徽州素有“茅屋书声朗”之称。由于徽商重视智力投资,大力捐资兴教,因此,徽州“人才郁起,为海内之望,郁郁乎盛矣!”

徽商创造了惊天动地的业绩,靠的是人,是一种精神,有人以“徽骆驼”来比喻。它至少反映四个层面的内容。一、不甘穷苦,矢志千里,勇于开拓的精神。二、不怕挫折,执著追求,锐意进取的精神。三、不辞劳苦,克勤克俭,艰苦奋斗的精神。四、不作内耗,整体一致,团结协作的精神。

“花无百日红”,有些朋友会问到这么一个大的商帮是怎样衰落的?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清代道光年间,革除淮盐积弊,实行票法,使盐商利益受到重大打击,徽州盐商首当其冲,损失惨重。二、清咸丰年间试行钞法的失败,给经营钱庄的徽商打击也是巨大的。后来清政府对典当商查禁重利,后又加增典税,实行“厘金”的政策对经营典当和长途贩运徽商冲击非同小可。三、鸦片战争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现代机器生产的工业商品以价廉质优倾销于我国各地,徽商经营的小手工业品根本无法与其抗衡。四、咸丰同治年间,徽州战乱,太平军与清军在此攻防争夺,激战不断,残酷地烧、杀、掳、掠,尸横遍野,战火连绵10年之久,徽州惨遭自古以来罕见的灾难,使得徽商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遭受严重的摧残。基于以上主要原因,徽商在清末民国初,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正是由于徽商雄厚的经济基础,以及贾而好儒,崇文重教的特点,直接推动了徽州文化的繁荣与发达。所以说徽商是徽州文化的原动力,是徽州文化发展的“催化剂”。今天,时逢盛世,新徽商们正大力弘扬徽商精神,重振徽商雄风,以振兴黄山经济。

徽商发展时期的特点
1、遍布全国,与晋商齐名,到处有徽商足迹。
2、经营品种广泛,盐、棉(布)、粮食、典当、文具笔墨(文房四宝)。
3、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小本经营、由小到大。
4、资本雄厚。如休宁人任福光在江淮从事贩盐,拥有船等4艘,所销之盐占淮盐的1/2以上。
清乾隆末年,关税盈余每年85万两银子,而出口商品中徽商的茶叶为第一位。
扬州从事盐业的徽商拥有资本四千万两银子,而当时清 朝的国库存银仅7000万两。
5、经营之道。信守的经营理念是“讲道义、重诚信”“诚信为本、以义取利”,在市场上取得良好信誉。
6、获利致富后回报家乡,兴办社会公益事业、慈善事业。1805年黄河淮河大水,扬州徽商捐大米6万石,200万两银子。

徽商精神的内涵及现代价值

徽州经济文化领域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徽商始终是一个凝重的话题。徽商数百年的经营活动,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遗产。我们认为:有形的物质财富固然宝贵,但无形的精神财富更应得到今人的珍视,而徽商精神就是其中将会让我们世代受益无穷的财富之源,其内涵十分丰富,其中最为重要的有以下几点:

一、敏锐的创业眼光。徽州商人自小接受教育,相比于其他商帮要优秀得多,因此能够在张弛万变、风云诡谲的商界权衡利弊,击败竞争对手。明正德、嘉靖间歙县商人程澧出吴会、尽松江、走淮扬、抵幽蓟,“万货之情可得而观”,他虽“坐而策之”,四十年后却“加故业数倍”就是一个典型事例。所以《江南通志》说徽州商人“善识低昂时取予”,“以故贾之所入,视旁郡倍厚。”

二、进取的人生态度。出于谋生的需要,徽州人不得不从小背井离乡,外出创业。异地的陌生、商路的艰险,无不从肉体到精神残酷地折磨着他们。但素以“勤于山伐,能寒暑,恶衣食”著称的徽州人,都能肩负父兄、家族生存发展的重负,义无返顾地“离世守之庐墓,别其亲爱之家庭”,“近者岁一视其家,远者不能以三四岁计”。许多人“一贾不利再贾,再贾不利三贾,三贾不利扰未厌焉。”歙县商人许荆南在荆州贸易,生意亏本自感无脸回家;其子许尚质继承父业,“浮游四方,取什百之利”,前后在四川活动二十年,虽家资百万,也“不竞芬华”。正是他们这种开拓进取、矢志不渝、百折不回的勇气和经历,为徽州人树起了不朽的“徽骆驼”纪念碑。

三,诚信的处世风格。在商业资本的盘剥下,农民和小手工业者受害极深,于是“无商不奸”之类的诅咒此起彼伏。然而这正表明了一个事实:讲求商业道德,建立公平交易的市场秩序,已经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在这种形势下,徽商举起“诚信”的旗帜,本着先义后利、义中取利的心态走进市场,恪守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奉公守法、互惠互利等基本道德,自然博得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费的欢迎,使他们在生意场上左右逢源,处处受益。徽商吴南坡“宁奉法而折阅,不饰智以求赢”、“人宁贸诈,吾宁贸信”的表示,胡仁之大灾之年不为“斗米千钱”所动、平价售粮的举动,都使徽商“诚信”的风格得以彰显,进而成为徽商集团的标识。

四、合作的人际关系。相对于商海的狂风巨浪,个体的商人只是一叶扁舟,因此,在徽商这样的集团里,他们对和谐的人际关系的追求依然执着,善于处理同宗人士的关系,并且卓有成效。明末休宁义士金声说:徽商“一家得业,不独一家食焉而已,其大者能活千家百家,下亦至数十家。”他们也注意强化同乡的情谊。遍布各地的徽州或新安会馆,就是徽商将具有地缘关系的同道拢聚在一起的重要据点。即便是与消费者建立的也是互惠互利的长期关系。清代歙县商人吴炳留给子孙的是十二个字:“存好心,行好事,说好话,亲好人”,又说自己活到老,学到老,犹深感“厚之一字,一生学不尽,亦做不尽也”。

五、超首的契约意识。正是在频繁的社会活动特别是在经济活动中,徽州商人依靠“约”和“法”来维护权益、协调关系的意识慢慢觉醒,并逐渐形成了凡事“立字为据”的习惯。现存涉及社会经营活动方方面面的、大量的徽州契约文书,就反映了徽州民众这种“民间法”由原始走向规范、走向成熟的历史演进过程。长期为外人所责难的“徽人好讼”,实际上正是徽州人致力于构建法制社会的一种民间尝试。

徽商术语解读

【贷本经商】徽商资本来源之一。借高利贷从事商业经营,是徽州商人资本的重要来源之一。金声《与徐按院书》指出:徽州人"虽挟货行贾,实非己货,皆称贷于四方之大家,而偿其什二三之息,但以运货于其手,则伊若如其所有,而以为此民货也"。婺源人江汝元便是以贷本经商起家,终致大富。 【佃仆制】具有严格隶属关系的租佃制度,明清时期流行于安徽、江苏、浙江、湖南、湖北、河南、广东、福建等省的某些地区,安徽的徽州地区尤为盛行。佃仆有时被称作地仆、庄仆、庄人、住佃、庄佃、火(伙)佃、佃民、伴当、佃童等,另外还有祁门的庄户,黔县、休宁的小户、小姓,歙县的底下人,绩溪的祝活,以及查湾的郎户和小户之称,都是性质相同的名称。郎户亦称拳头庄,小户又以承担的劳役而赋予不同的名称,诸如守坟庄、包袱庄、抬棺木庄、龙灯庄、吹打庄、道士庄、火把庄、挑担庄、抬轿庄、粮仓庄、守夜庄、守木庄、修房庄、搭戏台庄等,庄是庄仆的省称。

佃仆的来源有多种形式,或由家内奴仆释放而来,或因佃种地主或祠堂的土地而来,或因无处栖身而被迫居住地主庄屋以致沦为佃仆,或因先人葬于地主山场而沦为佃仆,或因入赘、婚配佃仆的妻女而沦为佃仆,或因生活所迫卖身为佃仆。佃仆的生活环境恶劣,受地主的田租、山租、高利贷和额外农产物勒索等剥削,还必须为地主的冠婚丧葬及日常生活提供摇役。佃仆与地主之间存在着主仆名分,没有迁徙的自由,婚配受到干涉,没有科举入仕资格,甚至言谈、服饰等日常生活小节亦受到束缚与干涉。在法律地位上佃仆同于奴仆,日常生活中同样遭到歧视。但是佃仆与奴仆存在性质上的区别。地主对奴仆的人身控制是无限制的,对佃仆则有限制,驱使佃仆是有条件的;佃仆是主人的"人",而不是象奴仆实为主人之"物";奴仆以口为单位计算,佃仆则有家庭,有一定私有财产,以户来计算。佃仆是由于种主田、住主屋、葬主山而以契约或宗规家法的形式确定与主人的关系,并归属于整个宗族的家奴,社会地位介于奴仆与佃户之间,这种以大量佃仆存在为基础的佃仆制,产生于东晋、南朝、隋、唐的部曲、佃客制的基础之上。它在徽州特别盛行,可以归结为徽州乡绅势力特别强、奴隶制残余一直遗存等原因。但是,到清朝中后期,由于佃仆的绝对数量逐渐减少,谣役地租开始向货币地租转变,还有佃仆、奴仆起义频繁发生等原因,佃仆制日渐衰落,最终走向消亡。

【非勤俭不能治生】徽商持家、经营方式。语见《丰南志·从父敬仲公行状卜"非诗书不能显亲,非勤俭不能治生。"意思是只有通过读书做官,才能光宗耀祖;只有勤俭,才能发家。徽州第一代商人,大多一贫如洗,勤俭发家显得尤为重要。婺源人李祖记,早年业儒,因生活贫困,弃儒就商,从事贩木。凡竹头木屑均舍不得丢弃,收集起来,各当其用,逐渐发家致富。既富,勤俭不减贫困时,每天粗茶淡饭,一件布衣穿了十多年,一双云履只在见客时穿。居室极陋隘,也不新建,资金全部投入营运。富商大贾,也以勤俭自律。歙县大盐商鲍志道,拥资巨万,不事奢侈,家中不专备车马,不演戏,不豪宴请客。

贾而好儒】 徽商特色之一。明代有人把徽商分为"儒贾"和"贾儒"两种。儒贾以经商为名而行儒教之事,贾儒以崇儒为名而行经商之事。两者都是具有相当文化程度的商人,或具有经商才干经验的文化人,是贾与儒的结合,是文与商的交融。"贾为厚利,儒为名高"(《太函集》卷52)。徽商贾而好儒,受到较深的儒学教育,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知识,使他们在经商中,善于运用心计,精干筹算,审时度势,决定取予。明代欲人黄镰,少时从儒就学,立下经世之志,后来弃儒经商,在闽、越。齐、鲁间进行商业活动。由于善于洞察"盈虚之数",故精干"进退存亡之道",获利甚多。清代款人叶天赐,生性聪颖,工诗词,擅书法,因家贫行贾,"料事十不失一",一跃而为扬州富商。

【归德孟尝】徽商对待债务的一种态度。语见敦县《潭渡黄氏族谱·故国子生黄彦修墓志铭卜"赢则不贷,贷则不赢,重以岁凶,索之何益?冯援侠客,犹能归德孟尝,公等休矣,吾不逞椎牛。"徽商经常免除一些债户无法偿还的债务,明代婺源商人汪拱干一次焚券达数千张。黄彦修的话表达了徽商对免除债户债务的见解。

【红顶商人】对清末著名徽商胡塘(字雪岩)的别称。胡光埔因捐输及佐辅陕甘总督左宗棠有功,清廷赏封布政使衔,从二品文官顶戴用珊瑚,赏穿黄马褂。人称"红顶商人"。当代台湾著名作家高阳发表有《红顶商人》长篇历史小说,描写胡光墉一生的兴衰史,使胡光埔"红顶商人"的雅号家喻户晓。参见[胡光墉],也有将"红顶商人"泛称所有亦贾亦儒,带红顶带的徽商大贾。

【徽商会馆】徽州会馆、新安会馆、新安公所及徽属某县会馆的总称,是旅居异地的徽州商人结成团体,集会居住的馆舍。主要是联络乡谊,为本帮商人提供方便,代表商人与官府交涉商业事务,为徽人举办公益事业,有的会馆还延师教习同乡子弟。同时代为传递乡人信函和官府文告,会馆经费由会馆所在地徽商提供。

最早的徽商会馆为北京钦县会馆,建于1560年,由旅京款人杨忠、鲍恩首倡,位于正阳门之西。初为三进九室建筑,后历经扩建、重修,规模宏大。会馆的建立,标志着徽商集团的形成,为徽商开辟了立足、发展之地,湖北汉口新安会馆,为旅汉徽商提供行商便利,扩充路径,开辟码头,置买店房,形成"新安街",石镌"新安街"额。苏州吴江县盛泽镇徽宁会馆(同相邻的宁国府属邑合办)有房产、田产、义家和供装卸货物用的驳岸,仅会馆建筑就造了20多年,规模宏大。明清徽商鼎盛时期,徽商会馆遍布全国,大至苏州、杭州、澳门、广州等大都市,小至淄院、姜湖、黄康等小镇,均有会馆设置。仅南京一地就有徽商会馆数处:马府街有新安会馆,太平街栏杆桥、上新河各有徽州会馆,钞库街有新歙会馆等。

【徽商木业公所】徽商行业组织名。又称徽国文公祠。位于杭州候潮门外。清乾隆年间由婺源木商江扬言创建,其子江来喜又在钱塘江边上自闸口下至秋涛宫,购置3690余亩沙地,用来置放木材。新安江是徽木外运的主要信道,明清时期四季可运输,80%以上的徽木由新安江而下,抵达杭州,使杭州成为徽木的主要集散地。这3690余亩沙地,便是徽商用来停泊木排,堆运木材的栈场。

【徽商史话】书名。朱世良、张犁、余百川主编。黄山书社1992年5月出版。此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古代徽商,下篇介绍当代徽商。古代徽商分"徽商短论·商史漫话"、"徽商百业·经营谋略"、"徽商人物·轶闻逸事"、"徽商会馆·商俗及其它"四个部分,当代徽商刊载了黄山市九家有代表性企业的专稿,以反映当代企业重振徽商雄风的情况。古代徽商的文稿,大都选自《徽州报》、《黄山日报》、《富园》杂等报刊己发表过的文章。

【徽商研究论文集】文集名。《江淮论坛》编辑部编,安徽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出版。文集收录中外学者发表的有关徽州商人研究的论文24篇,其中日本学者藤井宏教授《新安商人的研究》一文,曾由傅衣凌、黄焕宗合译成中文,连载于《安徽历史学报》、《安徽史学通讯》上。此次收录的为傅衣凌最新重译稿,并由藤井宏亲自写了序言。在译稿的后面,还附录日本学者寺田隆信《湖广熟,天下足》一文。秦佩市《明清徽商研究》一文,未曾发表过,文集亦作了收录。还有数篇有关明清时期盐商的文章,所论大都是徽籍盐商,文集亦予收录。文集后附有"徽商研究资料索引",供徽商研究者检索、参考。

【徽州茶商】指经营茶业的徽州商人。茶业为徽商经营的四大行业之一。徽州植茶始于南朝,唐代已成为全国著名的产茶区。862年,歙州司马张途在《祁门县新修阎门溪记》一文中记载,当时祁门县山上遍植茶叶,百分之七八十的人靠业茶为生,每年二三月新茶上市,茶商云集。宋代徽商朱元经营茶业,遇蔡京改茶法,说其私贩茶叶有罪,因而下狱。元代敏人毕仁16岁便在庐州开设茶叶店,充当坐贾。其父毕天祥则每年运茶数百引,充当行商。坐贾与行商结合,获得商额利润,知名于时,明清是徽州茶商的鼎盛时期,清乾隆年间,徽商在北京设有茶行七家,茶庄百家以上,在津、沪开茶庄也不下百家。徽商经营茶叶,有茶号、茶行、茶庄、茶栈等多种类型,"茶号"犹如现在的茶叶精制厂,从农民手中收购毛茶,进行精制后运销,"茶行"类似牙行,代茶号进行买卖,从中收取佣金,"茶庄"为茶叶零售商店,以经营内销茶为主,后期亦少量出售外销茶。"茶栈"一般设在外销口岸,如上海、广州等地,主要是向茶号贷放茶银,介绍茶号出卖茶叶,从中收取手续费。徽州茶商以婺源人和绩溪人为多。

徽商的故事

徽州歙县棠樾世居鲍姓大族,乾隆年间族中有位少年奇才名叫鲍志道,字诚一,号肯园。他自幼读书,按他父亲的意思是要他日后参加科举考试走做官之路。但是,父亲虽业商但不善积财,家境并不宽裕。于是在11岁时,志道便中断学业,走上经商之路。

由于家贫,出门时志道身无分文。母亲便从箱柜底层拿出一直珍藏着的志道婴儿时的襁褓,将襁褓的虎头帽上配镶的那枚“康熙通宝”铜钱取下,给志道随身戴上,告诉他说:“儿啊,这可是我们家仅剩的一文铜钱了。今天给了你,咱家的兴旺就要看你了啊!”志道眼含热泪,珍重地将这一文钱收在内衣夹层的口袋里,下定决心绝不让母亲失望。他想到母亲身体不好,弟弟又在读书,感到身上的担子很沉很沉……

志道几乎是一路乞讨到江西鄱阳,路上的辛苦自是不必说了。到鄱阳后,一边帮人打工,一边学习会计。会计学成后,也积了一点钱,他离开鄱阳,来到浙江金华。在金华,他利用身上积攒的钱开始做些小生意,为寻找更好的市场,他从金华又到扬州,从扬州又转徙湖北,不断奔波,但始终未能找到一块立足之地。

20岁时,志道又一次来到扬州。十年的商场奔波,他逐渐成熟起来。“列一百二十行经商财货,润八万四千户人物风流”,扬州自古繁华,明清时期更是聚集了一大批富商巨贾,且徽州人占一大半。扬州的繁华,令志道目不暇接,他决心在此地一展宏图。

也是该他时来运转,这时一位歙县大盐商急需招聘一名经理,要求是能吃苦耐劳、精于核算。学过会计的鲍志道抓住机会,前去应聘。然而,这位大盐商在招聘中,出了一道让人意想不到的试题。第一天,面试之后,大盐商命伙计给每位应聘者一碗馄饨,说算是犒劳。吃完后,大盐商让各位回去准备第二天考试。谁知,第二天盐商出了这样的几道题:请回答昨日你所吃的馄饨共有几只?有几种馅?每种馅又各有几只?应聘者被这样离奇的试题弄得目瞪口呆,有的摇头苦笑,有的后悔不已。然而鲍志道凭他十年从商的经验,昨日就预料了那碗馄饨的不寻常,所以他对那碗馄饨作了细细的观察。此时应付这几道题自然是得心应手。结果不必说,他被聘用了。

聘用后,经常和商场行家打交道,由于他肯于吃苦,勤于学习,业务素质迅速提高。凭他超人的经营才干,盐商的经营大为起色,他自己也得到了丰厚的报酬。

几年的积累,志道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于是辞去了经理职务,决心自己开创事业。他瞄准了盐业经营,因为,一方面盐业是扬州的龙头行业,扬州所处的盐场是当时全国最大的盐场;另一方面盐业经营利润大。这几年经理生涯,他早已摸熟了市场行情,结交了许多社会各界的朋友,建立起了个人人际关系网。这些使他的事业很快走向成功,家资累至巨万。而且,凭他精明强干、处事公允、急公好义,在业界的声誉也是日益高涨。

恰好此时,清政府为了加强对盐商的控制,在盐商比较集中的地方设立盐务总商。鲍志道当之无愧地被选为总商。然而总商的角色并不好当,一方面,在政府眼里,盐商都是些富得流油的肥羊,总要想方设法进行搜刮。因此总商要代表众盐商利益与政府交涉、周旋。另一方面,他要不断解决盐商内部的矛盾,同时还要向政府反映众商人的愿望和要求。总之,总商处在政府和众盐商之间,双方谁也不能得罪,没有精明干练的处事能力是很难做到的。鲍志道担任总商,处事果断、公允,深受众盐商的拥护,也得到政府的赏识,因而他在总商职位上一干就达20年之久,声望显赫。

遥想当年,鲍志道怀揣一文钱出门经商,可以说一路备尝艰辛;在商场几十年摸爬滚打,辛酸的故事必不会少;总商虽说荣耀,但夹缝中做人,岂能是容易的事?问题在于,不论处在何种情况,他始终能立于不败之地。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学习和借鉴。

▲